
主编:褚君浩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9014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577
国内邮发代号:4-335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太赫兹科学与技术高峰论坛-5月27-28日
2021年5月27-28日,上海
近年太赫兹理论和基础器件水平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提高,其应用涵盖了雷达探测、电子对抗、大气环境监测、医学成像、安全检查等诸多领域。基础材料,基础器件,新工艺的研究水平和能力推动着国防和工业领域的重要技术发展和应用。基于应用需求为主线,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特聚焦太赫兹波谱系统应用,太赫兹雷达系统应用,太赫兹通讯系统应用等方向需求,开展技术与应用会议。活动将汇聚国内太赫兹材料、器件、系统方向及主要国防和工业应用领域的优秀科研团队,共同探讨新技术从实验室研究迈向工程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可能改进的技术措施。会议官网:https://b2b.csoe.org.cn/meeting/Thz2021.html
会议日程:5月26日(周三)报到,27日上午大会报告,27日下午及28日全天分专题交流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承办单位:上海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大会主席:吕跃广院士,刘盛纲院士,庄松林院士,范滇元院士,褚君浩院士,崔铁军院士
会议执行主席:曹俊诚(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常 超(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朱亦鸣(上海理工大学)
程序委员会(音序):
常胜江(南开大学)
陈 健(南京大学)
陈 智(电子科技大学)
成彬彬(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程 强(东南大学)
邓晓华(南昌大学)
董晓龙(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杜朝海(北京大学)
方广有(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冯进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12研究所)
冯志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13研究所)
葛行军(国防科技大学)
宫玉斌(电子科技大学)
韩家广(天津大学)
侯 磊(西安理工大学)
胡 旻(电子科技大学)
姜万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1研究所)
黎 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李 超(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李玉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刘文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彭 滟(上海理工大学)
秦 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盛政明(上海交通大学)
施 卫(西安理工大学)
石艺尉(复旦大学)
史生才(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陶 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王 军(电子科技大学)
王 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王宏强(国防科技大学)
王维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5研究所)
韦联福(东华大学)
吴晓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杨梓强(电子科技大学)
姚 军(上海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
余显斌(浙江大学)
臧小飞(上海理工大学)
张 岩(首都师范大学)
张存林(首都师范大学)
张雅鑫(电子科技大学)
朱礼国(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邹卫文(上海交通大学)
会议议题/征文方向
专题一、太赫兹光子学辐射源
专题二、太赫兹电子学辐射源
专题三、太赫兹探测器:
专题四、太赫兹调控器件:
专题五、太赫兹波谱成像及应用
专题六、太赫兹雷达系统及应用
专题七、太赫兹通讯系统及应用
专题八、新型太赫兹系统
邀请报告更新中~(音序)
Ø 陈燕萍,上海交通大学——Quasi-Bessel mode of terahertz radiation from superluminal plasma filament
Ø 黎 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太赫兹半导体光频梳与双光梳
Ø 廖国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超强激光驱动的极端太赫兹辐射
Ø 吴晓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铌酸锂强场太赫兹光源及其非线效应
Ø 徐刚毅,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频率可调谐的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
Ø 张栋文,国防科技大学——铌酸锂超表面产生的太赫兹辐射及应用
专题二、太赫兹电子学辐射源
Ø 崔万照,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太赫兹空间应用问题探讨
Ø 邓建钦,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太赫兹固态测试仪器技术研究与进展
Ø 杜朝海,北京大学——基于谐波电子回旋脉塞的1THz回旋管辐射源
Ø 冯进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高速通信用毫米波太赫兹行波管线性度特性研究
Ø 冯志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太赫兹混频/倍频芯片与模块进展
Ø 宫玉斌,电子科技大学——束-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高功率太赫兹辐射的物理机制
Ø 刘 仿,清华大学——基于高阶相干Smith-Purcll辐射的窄线宽太赫兹源
Ø 刘頔威,电子科技大学——大功率太赫兹回旋管及其对器件的干扰与破坏机理研究
Ø 刘文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G波段空间行波管的高效率技术研究
Ø 潘结斌,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一四研究所——太赫兹固态振荡源器件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探讨
Ø 阮存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超宽带大功率真空晶体管太赫兹辐射源
Ø 王维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太赫兹固态辐射源技术及趋势
专题三、太赫兹探测器:
Ø 刘力源,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CMOS太赫兹混频探测器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在太赫兹成像中的应用
Ø 缪 巍,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面向天文应用的太赫兹超导探测器技术研究进展
Ø 牛 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化合物半导体太赫兹探测器
Ø 秦 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常温高灵敏度HEMT太赫兹混频探测器技术
Ø 施 卫,西安理工大学——太赫兹探测天线阵列研究进展
Ø 孙 栋,北京大学——基于拓扑半金属材料的太赫兹探测
Ø 王 军,电子科技大学——室温太赫兹焦平面探测成像技术研究
专题四、太赫兹调控器件
Ø 陈 麟,上海理工大学——太赫兹toroidal超表面及其应用研究
Ø 陈 刚,重庆大学——太赫兹超分辨透镜
Ø 程洁嵘,南开大学——太赫兹高数值孔径介质超透镜的研究
Ø 丛龙庆,南方科技大学——太赫兹介质超表面调制器
Ø 杜良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基于石墨烯和硅软击穿效应的高性能太赫兹调制器件
Ø 范 飞,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太赫兹磁光单向传输与手性光场调控研究进展
Ø 傅晓建,东南大学——太赫兹超表面波束调控研究
Ø 谷建强,天津大学——用于发射和操控太赫兹波的跨尺度超表面研究
Ø 何晓勇,上海师范大学——基于石墨烯的太赫兹波高品质因子全介质超构材料研究
Ø 亓丽梅,北京邮电大学——具有可调圆二色谱特性的太赫兹超表面研究
Ø 沈 云,南昌大学——太赫兹超表面结构物理效应及其传感应用
Ø 施奇武,四川大学——超高效太赫兹动态调控功能材料研究
Ø 石艺尉,复旦大学——中远红外及太赫兹波导的传输特性与应用
Ø 吴敬波,南京大学——太赫兹数字编码和可编程超材料
Ø 臧小飞,上海理工大学——基于超构表面器件的太赫兹偏振/相位调控及高分辨成像
Ø 张 波,首都师范大学——太赫兹波记忆功能调控的机理与应用研究
Ø 张 岩,首都师范大学——太赫兹超构表面器件
专题五、太赫兹波谱成像及应用
Ø 侯 磊,西安理工大学——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检测含水样品的研究
Ø 彭 滟,上海理工大学——太赫兹精密波谱在药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Ø 王化斌,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太赫兹远场及近场生物成像技术
Ø 王新柯,首都师范大学——太赫兹焦平面成像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进展
Ø 魏东山,东莞理工学院——药物分子结晶水合物及失水热力学的太赫兹光谱技术研究
Ø 张彩虹,南京大学——太赫兹实时光谱成像研究
Ø 朱礼国,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基于近场压缩感知的太赫兹波超分辨计算鬼成像研究
专题六、太赫兹雷达系统及应用
Ø 丁 丽,上海理工大学——太赫兹成像系统高速数据获取和信号处理
Ø 胡 旻,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近场成像系统及应用
Ø 李 超,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太赫兹雷达目标感测与图像重建
Ø 王海涛,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太赫兹主动探测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
Ø 王宏强,国防科技大学——太赫兹雷达技术及应用
专题七、太赫兹通讯系统及应用
Ø 陈 智,电子科技大学——面向未来的太赫兹通信技术与应用
Ø 韩 充,上海交通大学——太赫兹通信信道与波束控制
Ø 林长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面向骨干通信链路的高速远距离太赫兹通信技术
Ø 马建军,北京理工大学——漏泄发射:太赫兹无线信道的窃听威胁
Ø 余显斌,浙江大学——高速光电太赫兹通信研究进展与趋势
Ø 张雅鑫,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高速直接调制及低复杂度通信系统
Ø 朱忠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远距离太赫兹通信波束扫描与自适应跟踪技术
太赫兹空间探测应用
Ø 朱皓天,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下一代ALMA中1.37 THz 多波束接收机的本振空馈系统设计
合作期刊:Applied Sciences太赫兹专刊(SCI)(IF=2.480);(择优录用)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SCI),《红外与激光工程》(EI),SPIE会议文集(EI)
《量子电子学报》(中文核心),《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科技核心)
《光通信研究》(科技核心),《光通信技术》(科技核心),《真空电子技术》
投稿指南:
² 请作者登录网站提交论文全文https://b2b.csoe.org.cn/submission/Thz2021.html,中英文稿件兼收,组委会请专家进行审稿,通过审查的稿件被大会录用,并择优推荐到正式出版物发表。
² 投稿后两个星期内快速答复推荐结果。收到组委会发的录用通知后,请按通知要求将文章全文提交至各支持期刊网站,由期刊编辑部审核录用后正式发表。
² 若希望文章发表在SPIE文集(EI收录),截止日期前提交英文摘要即可,会后提交英文全文。
² 若不发表文章,只希望做粘贴/口头交流,可在投稿系统上传报告摘要即可,题目后注明交流类型(粘贴/口头交流)。
² 截止时间:2021年4月30日
会议注册:会议费2601元/人,学生1601元/人(不含在职),会议将提供正规会议费发票。
注册地址:https://b2b.csoe.org.cn/registration/Thz2021.html
付款方式:
1.在线支付(优选):注册完成后,可跳转到在线支付页面,选择“支付宝”在线完成支付。
2.汇款转账:汇款时作者请务必注明“姓名+稿件编号”,非作者请注明“Thz+姓名”,以便核对。
开户银行:工行北京科技园支行,户名: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账号:0200296409200177730
无论有无投稿,均欢迎注册参会!
会议地点:上海大华虹桥假日酒店(上海 闵行区 七莘路3555号)
订房热线:喻经理(13916973452)可享受会议优惠价
会议联系人:
投稿与参会:
吴 迪,022-58168520,wudi@csoe.org.cn
刘俊杰,022-58168885,liu_junjie8358@126.com
企业合作:
邵秋伟,15501263970,shaoqw@csoe.org.cn
郭 圣,18710157604,guosheng@csoe.org.cn
鄂荣鹏,13001030561,erongpeng@csoe.org.cn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2021年4月
主编:褚君浩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9014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577
国内邮发代号: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