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褚君浩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9014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577
国内邮发代号:4-335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摘要:介绍了用可见光光刻后用湿法腐蚀制备了GaAs/AlGaAs量子点的方法,并用小光点光荧光的方法检测了所制备量了点的均匀性,从理论上给出了量子点的尺寸分布,并结合多量子阱阱宽的涨落,分析了荧光峰的线型和展宽机制。
摘要:利用电子俘获材料的快速红外上转换特性,将其制成红外上转换屏与可见光阴极耦合构成了一种适用于条纹相机的新型组合红外阴极,测量表明:它能将可见光条纹相机的波长响应范围延伸至0.8~1.6μm,而且时间分辨率优于24ps、红外最小可探测能量密度优于4.8×10-9J/mm2.
摘要:针对屋脊边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多就度屋脊边缘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分析了图像中屋脊边缘的可能性,并根据该可能性量自适应调整滤波器的尺度参数,分析了对屋脊边缘进行滤波的尺度参数选取范围,实验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摘要:蒙特卜罗法结合区域人解算法,求地物目标温度场和红外辐射出射度场,将三维复杂几何形体解为若干个规则的子区域,不同的子域选用不同的坐标系,用控制容积法分别处理,整体结构用热网络法,用蒙特卡罗法计算辐射传递系数,可考虑办面的复杂辐射特性,引入辐射传递系数,分离了计算的难点,并可小段并行处理,在空间域(计算区域)上将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子域,也可使用多个处理器并行计算。
摘要:介绍了利用脉冲式加热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定量检测金属内部近表缺隐大小及深度的方法,并给出了实验结果及分析。
摘要: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地下爆炸装置释热对地面温度分布的影响,并建立了空对地红外测温模型,研究了探测器一大气一地下热源之间的联系,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红外测温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地下爆炸事件的非接触监测。
摘要:给出了一种基于优化技术的运动补偿方法,通过对运动目标的径向非匀速运动引起的时变的非线性相位主非然速转动引起的转角不均匀进行补偿,从而获得了理想的同分辨目标二维像,本文用这种优化补偿方法对外场实验的飞机回波数据进行了成像实验,成像结果表明,目标二维聚焦聚良好,与传统的运动补偿方法相比,成像质量明显得到改善。
摘要:给出了车辆热特征分析及红外热像模拟的方法,并以坦克为例,根据其自身结构特点及外界条件,建立了坦克车体三维瞬态温度场及整体辐射通量计算模型,运用色度学原理,根据数值计算结果,用计算机模拟出坦克整体温度分布图及其在红外波段范围的辐射通量图。
摘要:采用基于知识的方法对隐层训练加以指导,有效地改善了训练算法的效果,并使隐层节点数可以明确地确定.在增加新模式时,训练不必完全重新开始,使训练时间大为缩减.
摘要:利用毫米波辐射计反空中涂层隐身飞机的基本机理和美国标准大气模型(1976)及Liebe毫米波传输模型(1985)模拟计算了大气和地面等背景引入了天线品杨温度和辐射计天线温度的信杂比。
摘要:介绍了一种新的可用于绝对距离测量的波长扫描光纤干涉仪,建立了测量系统及波长扫描的模型,分析了波长扫描的随机漂移对测量的影响,提出了对光源扫描性能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测量系统的精度可达到0.05μm.
摘要:提出了适用于MMIC设计一类新型共面传输线,它包括梯形屏蔽共面波导(SMCPW)梯形屏蔽共面耦合线(SMCCL)共面耦全梯形屏蔽线(CCSML)推导出用于计算这些传输线的TEM参数的解析公式,数值计算结果显示了此类共面传输线的性质。
摘要:利用分子束外延技术,生长了30周期的InGaAs/GaAs量子点超晶格,透射电镜表明各层量子点沿生长方向呈现很好的垂直对准,红外吸收测试观察以明显的垂直入射红外吸收,吸收范围为8.5~10.4μm之间,峰值波长为9.9μm第一次实现了响应8~12μm大气窗口的量子点的垂直入射红外吸收,这一结果预示了量子点超晶格结构在红外探测领域的潜在应用。
主编:褚君浩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9014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577
国内邮发代号: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