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itor in chief:Sheng-Li SU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number:ISSN 1672-8785
Unified domestic issue:CN 31-1304/TN
Domestic postal code:4-290
- Most Read
- Most Cited
- Most Downloaded
2008, 29(5).
Abstract:
MAO Jin , ZHANG Xiao-xia , HU Shu , XIONG Chao-chao , LUO Zhou-yang
2008, 29(5):1-4.
Abstract:利用转移矩阵法分析具有线性和非线性缺陷层的一维光子晶体的传递函数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由于缺陷层对周期性介质层的周期性破坏,带隙中产生了缺陷模,通过模拟仿真的结果,发现多缺陷层和非线性层都能够使带隙展宽,变得更加平坦.相比较之下,非线性层缺陷对带隙的作用更加强烈.
LIU Bi-Liu , SHI Jia-Ming , ZHAO Da-Peng , XU Bo
2008, 29(5):5-9.
Abstract:偏振探测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探测手段,本文探讨了偏振探测的机理,如物体的表面特性(粗糙度、色泽和电导率等)对光的偏振特性的影响,介绍了偏振探测技术在地物遥感探测、大气探测、水下探测、医学诊断、天文探测、目标检测、图像处理和军事等领域的应用.
2008, 29(5):10-13.
Abstract:本文详述了摄像机成像原理及其坐标变换关系,分析了针孔摄像机成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径向畸变,切向畸变和薄棱镜畸变的摄像机模型,对摄像机进行了标定,利用标定结果对空中物体进行了三维坐标计算,试验的精度表明,实验布置方法和标定方法能够满足工程测量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WEN Jing , WANG Ling , LI Yan-jin
2008, 29(5):14-17.
Abstract:I-V特性是表征光伏器件性能的重要指标,在用电压扫描方式对一些器件进行I-V测试时,会出现零偏压电流为正向电流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结电容对光伏器件电流电压测试的影响,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解释,根据对由IOOMΩ电阻和50pF电容搭建的并联电路进行的测量,得到测试系统电压变化速率为2.14V/s,从而推算出光伏器件结电容的大小近似为0.47pF.用电路仿真软件PSpice对该测试电路进行了仿真,得到的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
HE Hai-bo , XIE Xi-xi , WANG Yue-ming , LIU Yin-nian
2008, 29(5):18-24.
Abstract:设计了一套基于USB 2.0高速串行总线的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某超光谱成像仪研制过程中的光谱图像数据采集、传输、显示与存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综合应用了USB,LVDS、时钟数据恢复、8B/10B编码、乒乓缓存、多线程和DirectDraw等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基于ISA/PCI总线的成像光谱仪数据采集系统,该设计支持热插拔和总线供电,具有低功耗、小型化和轻量化等特点,对类似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YE Quan-yi , LE Ren-chang , HE Zhi-jie , CAI Si-jing
2008, 29(5):24-27.
Abstract:在由通用红外探头、通用采集卡和计算机组成的硬件平台上,用C#.NET作为软件开发工具研制了一套红外信号采集系统.利用计算机对终端红外探头数据进行了快速采集和高速分析处理.本文主要介绍了设计的主要思路,包括系统功能、硬件结构、编程思路等.
LI Wen-ming , ZHANG Tao , ZHENG Li-na
2008, 29(5):28-31.
Abstract:论述了一种基于SD卡技术实现无人机载光电仪器自动控制的方法.其核心为利用SD卡作为设备载体,采用AVR单片机控制系统工作,在无线控制链路失锁后读取SD卡内容,并根据设备当前工作状态按照预先设定的工作模式控制设备继续工作,同时将设备的状态信息存入SD卡中.单片机与SD卡之间采用SPI接口,与设备分系统之间采用RS422接口.描述了单片机与SD卡以及各分系统之间的硬件及软件设计方案.本方案在作者所在的红外航空相机课题中得到了实际的应用,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用文中所述方法有效地完成了机载光电仪器的自动控制,保证了
WANG Fan , FAN Li-na , ZHU Ai-min
2008, 29(5):32-36.
Abstract:本文提出了一种实现半导体激光器和多模光纤耦合的实用化方法.用一段直径为600μm的裸石英光纤对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光束进行准直整形;用半球端光纤对准直后的光束进行聚焦后直接实现和光纤耦合.研究表明,采用该方法后的耦合效率在80.0%左右,该耦合系统制作简单,调试和封装方便,且工艺稳定,因而在各种半导体激光器和光纤耦合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08, 29(5):37-40.
Abstract:以双肖特基势垒模型为基础,分析了ZnO压敏陶瓷中界面态的起源及本质.分析结果认为,在晶界处,大离子半径的Bi和Ba偏析至界面,是造成界面态密度N.的主要原因;氧以化学吸附氧的形式存在,对提高界面态密度也起关键作用.因此,ZnO压敏陶瓷中的界面态主要来源于非本征界面态.对界面态本质讨论的结果认为,应区分界面态密度N.及有效界面态密度ns,在做上述区分后,导电机理的解释及势垒高度Φb的计算将更趋于合理化.
2008, 29(5):48.
Abstract:
Editor in chief:Sheng-Li SU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number:ISSN 1672-8785
Unified domestic issue:CN 31-1304/TN
Domestic postal code:4-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