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42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文
    • 碲镉汞薄膜少子寿命测试研究

      2021, 42(6):1-6.

      摘要 (1039) HTML (0) PDF 2.29 M (5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碲镉汞(HgCdTe)材料的少子寿命是影响碲镉汞红外探测器性能的重要参数。分别采用微波光电导衰减(Microwave Photoconductivity Decay, μ-PCD)法和微波探测光电导(Microwave Detected Photoconductivity, MDP)法对HgCdTe薄膜的少子寿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强,样品的少子寿命降低;由于载流子复合机制的变化,HgCdTe薄膜的少子寿命随温度的增加有先增后减的趋势。通过HgCdTe薄膜少子寿命面分布可以得出样品不同区域的载流子浓度分布与均匀性。对于HgCdTe薄膜材料来说,以上两种测试结果的面分布状况相近。

    • 基于PMN-PT单晶的双通道热释电红外气体探测器

      2021, 42(6):7-11.

      摘要 (1052) HTML (0) PDF 1.95 M (6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锰离子掺杂铌镁酸铅-钛酸铅(Mn:Pb(Mg1/3Nb2/3)O3-PbTiO3, Mn:PMN-PT)弛豫铁电单晶在近、中红外波段具有较高的光透过率。通过在其表面上沉积具有宽光谱平坦吸收特性的红外吸收层,制备了热释电红外响应元。对该材料吸收红外辐射后产生的温度差以及热释电电流随频率的变化进行了模拟。讨论了电压模式热释电探测器的响应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制备了基于Mn:PMN-PT单晶的双通道补偿型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经实验得到的频率响应结果与模拟数据吻合,因此该探测器适用于基于非分散红外(Non-Dispersive Infrared, NDIR)原理的气体探测。

    • 超长线列碲镉汞探测器组件的冷头结构设计

      2021, 42(6):12-18.

      摘要 (627) HTML (0) PDF 3.89 M (5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大规模线列探测器不断实现空间应用,具有大范围、高分辨率红外扫描探测与目标捕获能力的超长线列拼接探测器的应用需求变得越来越广泛。超长线列碲镉汞红外探测器组件的阵列规模及几何尺寸较大,导致探测器冷头结构的低温热失配问题被放大。为获得满足低温可靠性及严苛成像需求的冷头结构,开展了相关冷头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研究以及获取实物的试验验证工作,并通过试验验证工作证明本研究采用的结构设计优化方法适用于复杂的大尺寸冷头结构设计。

    • 大规模红外探测器冷箱结构的优化设计

      2021, 42(6):19-23.

      摘要 (912) HTML (0) PDF 2.21 M (6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大规模红外探测器的封装需求,介绍了冷箱封装结构的设计方法和特点。根据不同类型的大规模红外探测器组件的用途和需求,对其封装结构、重量、热负载以及可靠性等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某型大规模红外探测器组件的封装结构开展了优化设计。以轻量化、低功耗为设计思路,采用有限元仿真工具对封装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 楔焊和金丝球键合参数对键合拉力的影响

      2021, 42(6):24-28.

      摘要 (1015) HTML (0) PDF 1.80 M (5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实际工艺的使用为出发点,主要研究了压力、功率以及时间对超声楔焊和热超声球焊中第一焊点焊接质量的影响。根据拉力测试仪得到的拉力值来判断焊接质量的好坏。给出了满足探测器芯片楔焊和球焊质量要求的工艺参数,并达到了提高整体焊接质量的目的。另外还研究了热超声球焊焊接后的两种补强方式,并对比了它们对引线键合的影响。

    • 基于海天线提取和混合灰度差的船舶检测方法

      2021, 42(6):29-33.

      摘要 (1431) HTML (0) PDF 2.00 M (5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快速、准确检测海天背景下远距离水平观测的船舶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海天线提取和混合灰度差的船舶检测方法。首先,利用边缘检测算法将图像分为天空、海天线和海面三个区域,并根据海天区域连接点,采用直线拟合方法确定海天线的直线参数;然后提取海天线区域作为目标感兴趣区域,并在去除海面杂波和噪声等干扰后利用混合灰度差水平投影和垂直投影来定位目标;最后,根据投影曲线统计值分析得到目标的坐标和大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检测出海天背景下远距离水平观测的船舶目标,并且运算简单、处理速度快,因此能够满足船舶目标检测的实时处理要求。

    • 基于局部气候分区的土地覆被变化时空分析

      2021, 42(6):34-44.

      摘要 (701) HTML (0) PDF 4.54 M (6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位于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的交界处,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探究示范区自2008年以来的土地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结合2008年的Landsat-5 TM光学影像和双极化PALSAR数据以及2020年的Sentinel-2 MSI多光谱光学影像和双极化PALSAR-2数据,采用局部气候分区(Local Climate Zone, LCZ)分类体系以及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分别对2008年与2020年示范区进行了土地覆被分类。结果表明,2008~2020年,示范区的建设用地面积显著增加。其中,开阔高层建筑的增幅最为明显,从2008年的12.23 km2增加到2020年的361.26 km2;而低矮植被面积大量减少,从2008年的535.92 km2锐减到2020年的197.26 km2;茂密树木、灌木和矮树均有所减少。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城市扩张、棚户区改造、人口增长以及产业结构优化。本文不仅可为城市化进程中城郊的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提供参考,而且还可为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以及长三角一体化提供决策依据。

    •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治疗效果评价研究

      2021, 42(6):45-48.

      摘要 (1066) HTML (0) PDF 1.40 M (7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了红外热成像技术是否可作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Gout)治疗疗效的一种评价手段。基于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Gout中医证型为湿热蕴结证的患者60例,并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予竹叶石膏汤配方颗粒剂口服,1袋/次,每日3次;对照组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200 mg/次,每日1次。两组均以7日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用药前后两组的UA、CRP及红外热值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组的CRP和红外热值均得到了改善(P<0.01)。红外热成像技术对评价Gout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主编:陈桂林(院士)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8785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304/TN

国内邮发代号:4-290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