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陈桂林(院士)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8785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304/TN
国内邮发代号:4-290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9, 40(7):1-11.
摘要:随着各种新型探测雷达、先进红外探测器和精确制导武器的相继问世,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材料已经成为了目前隐身技术研究的重点。综述了传统和新型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材料的隐身原理和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2019, 40(7):18-25.
摘要:系统性地分析了红外点目标探测系统的作用距离理论模型。通过建立大气分层模型,结合MODTRAN模型计算了中波红外光和长波红外光在典型大气条件下的透过率。两者计算结果的对比数据可为红外探测系统设计中的波段选择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目标红外辐射强度的理论模型进行分析,计算了几种典型目标在不同波段的红外辐射强度,为系统作用距离的指标论证提供了支撑。从红外图像噪声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出发,推导出了图像信噪比与系统检测概率及虚警概率的理论公式,为检测门限设置提供了参考依据。红外点目标探测系统的作用距离理论模型分析结果对于提升红外探测系统作用距离指标论证的可信度和系统参数设计的合理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
2019, 40(7):26-34.
摘要:针对用传统方法难以解决城市背景下红外图像多目标检测的问题,采用迁移学习技术把深度学习中可见光域的目标检测框架迁移到红外域中。利用该方法建立的模型的小目标检测性能非常好,在制作的测试集上平均精度mAP(IoU=0.50)为0.858。还对训练数据与模型检测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制作了大数据量和小数据量2个训练集,对模型进行训练,然后在相同的测试集上进行测试。通过小数据量训练的模型在制作的测试集上的平均精度mAP(IoU=0.50)为0.615。实验结果表明,数据的多样性、数量、质量等都会影响模型的好坏。
2019, 40(7):35-46.
摘要:综述了功能性近红外光谱脑成像噪声源及去噪方法。从成像原理、噪声来源和发生机制等方面分析并给出了抑制噪声的方法和操作,详细分析了干扰的组成成分及特性,给出了有效去除方法和提高近红外光谱脑成像分析建模过程中的信号质量算法。这些方法能对近红外光谱脑成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提供指导。总结了3种会影响近红外光谱脑成像信号的噪声源:电气噪声、实验设计和操作误差、生理伪影,给出了2种实用去噪算法,并阐述了成像技术的发展趋势。
李丹 , 黄钰辉 , 孙中宇 , 张卫强 , 甘先华 , 王佐霖 , 孙红斌 , 杨龙
2019, 40(7):47-52.
摘要:高光谱遥感数据为树种的精细识别提供了可能。为探索高光谱数据在树种识别中的能力,本研究基于深圳市坝光古银叶树群落的8种主要树种叶片高光谱数据,比较了6种光谱预处理方式和2种分类方法对树种分类识别精度的影响,并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对不同树种识别的特征波段进行了识别。研究结果表明,一阶导数预处理方法在分类识别中性能最好,平均分类精度为76.65%;随机森林回归方法较支持向量回归算法的性能好,模型平均分类识别精度为73.07%。从混淆矩阵可以看出,多毛茜草、银柴、阴香易错分为假萍婆,鸭脚木与银柴易错分,银叶树和细叶榕易错分。400 nm、495 nm、615~675 nm、835 nm、915~975 nm、1035~1065 nm、1085~1135 nm、1265~1275 nm、1425~1535 nm、2040 nm、2100~2270 nm、2430 nm附近的光谱数据与8个树种分类识别有密切关系。
主编:陈桂林(院士)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8785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304/TN
国内邮发代号:4-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