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陈桂林(院士)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8785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304/TN
国内邮发代号:4-290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7, 38(11):1-4.
摘要:一般将电磁波完美吸收体简称为完美吸收体,它可用于很多行业。用有限时域差分法研究了一种可以在近红外波段工作的完美吸收体。模拟结果表明,这种完美吸收体可以实现98%的单峰1400 nm左右宽谱吸收,或者可以实现90%以上的1320 nm和1640 nm波长的双峰吸收效率。通过调节共振腔结构的大小可以调节吸收波长和吸收宽度。电磁波完美吸收体是一种背靠背双共振腔模式的完美吸收体,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2017, 38(11):5-10.
摘要:对于精密测角定位系统来说,畸变的存在会直接 影响测量的几何精度,因此需要对光学系统进行畸变标定以 便于后期的畸变校正。为了解决F-Theta光学镜头的畸变标定 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精密测角法的标定系统,并详细论述了畸变标定过 程。通过实验测得了视场与绝对畸变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基于曲线拟合的最小 二乘逼近方法求解出了F-Theta光学镜头的焦距。最后对F-Theta光 学镜头的测角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镜头满足秒级测角精度的要求。
2017, 38(11):11-15.
摘要:结合经典变分同化和正则化约束两者的优点,对多正则化参数约束变分同化方法进行了研究。与经典变分同化中背景和观测项对目标泛函等权重不同,正则化约束对观测项权重进行调节,并在正则化参数优化时基于Huber-估计法给定权重函数。高光谱大气红外探测器(Atmospheric Infrared Sounder, AIRS)水汽通道模拟亮温试验表明,本文的变分法同化AIRS亮温资料比经典变分同化法的效果更好。基于信号自由度诊断了观测资料对分析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能够有效挖掘水汽通道的亮温信息。
2017, 38(11):16-19.
摘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台阶仪和X射线衍射仪 (X-ray Diffraction, XRD) 研究了线切割InSb晶片和内圆切割晶片的表面损伤程度,定量分析了损伤层的厚度,并探讨了影响InSb切割晶片表面损伤的因素。结果表明,线切割InSb晶片的表面较平整,粗糙度小,表面损伤小,损伤层的厚度约为14 μm,小于常规内圆切割晶片。研究结果对大尺寸、大批量InSb晶片的生产及后续加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7, 38(11):20-26.
摘要:作为一种优秀的光吸收半导体材料,有 机-无机杂化钙钛矿被广泛应用于光电领域。为了制备高 性能光电探测器件,采用溶液法制备了高度有序、超长的CH3NH3PbI3 纳米线,并将其应用于Au/CH3NH3PbI3/Au平面型光电探测器。该 器件具有宽的工作波段,在紫外-可见光-近红外(365~808 nm) 光谱范围内均有响应。其最大光响应度达到3.81 A·W-1,比探 测率为3.7×1011 Jones,开关比为4.9×103,光响应时间约 为7 ms。由于具有优异的光探测能力,该器件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7, 38(11):27-33.
摘要:利用ANSYS有限元仿真与试验研究了脉冲红外热波检测技术的影响因素。以玻璃钢、碳纤维及热障涂层三种材料为例进行了仿真,重点研究了环境、被测材料自身缺陷等因素对脉冲红外热波检测的影响,并对玻璃钢和碳纤维两种材料的检测能力进行了判定。对碳纤维和玻璃钢材料进行了试验,研究了实验条件对检测效果的影响,并给出了玻璃钢和碳纤维两种材料的最佳实验参数。
2017, 38(11):34-38.
摘要:转轴的圆跳动对机床的加工性能具有重要影 响。为了满足实时在线的高精度测量需求,提出了一种新颖高效 的轴跳动激光相干测量技术。该技术采用稳定可靠的基于塞曼效应的He-Ne激光器作为 光源,具有灵敏度高、输出信噪比高、精 度高、探测目标作用距离远等优点。另外,通过光纤传输,其测量 灵活性和抗干扰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可以满足实时在线的远距离测量需求。实验 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小于0.1%。
2017, 38(11):39-43.
摘要:作为半导体生产 中的一种重要设备,快速退火炉需要实现精确、可靠的温度控制。 它通常使用辐射式高温计来检测温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诸 多原因,需要对高温计进行校温。基于某型进口快速退火 炉,分析了其高温计的校温方法。介绍了热电偶和熔点测 试采样方法,并采用这两种方法丰富了采样数据。通过 线性计算估算了1000~1500℃范围内的校温数据;基于曲线 拟合进行了数据采样,得到了更加准确的校温结果。通过比 较,分析了两种校温方法各自的优缺点。结果表明,线性计算校温法更适 用于1100℃以下的校温;曲线拟合校温法更适用于1100℃以 上的校温。
2017, 38(11):44-48.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正在向智能化 演变。实现纸质文献的实时监测以达到保存和保护文献的目的 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给库房文献的实时监测提供依据,结合 化学计量学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 声光谱技术快速测定了纸张含水量。基于中红外光声光谱,分别采用 主成分回归(Principal Components Regression, PCR)方法和 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PLSR)方法建立了纸张含水量的 定量模型,并通过交叉验证选择了最佳主成分数。结果表明,PLSR方法 的建模结果优于PCR方法(决定系数R2:0.3681>0.3532)。 通过增加主成分数可以使模型预测变好,但也存在过拟合风险。未来拟采 集更多的纸张样本,以期建立稳定的纸张性质检测模 型,为实现纸质文献的红外光谱实时监测奠定基础。
主编:陈桂林(院士)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8785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304/TN
国内邮发代号:4-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