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陈桂林(院士)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8785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304/TN
国内邮发代号:4-290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07(10).
摘要:一、日本的任务Ⅰ 1.关于日本地球观测计划的综述(H. Shimoda,日本航空与航天开发厅) 2.从先进地球观测卫星2号(AOEOS-Ⅱ)任务中获得的科学知识(T.Y.Nakajima,日本东海大学)
2007(10).
摘要:据科报网报道,由大庆华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投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技术合作的年产40万片2in-3in蓝宝石衬底基片项目近期将在大庆建成投产。该项目属于国家863计划引导项目,它的建成将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黑龙江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实现大庆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2007(10):6-13.
摘要:基于闪耀光栅的光学读出彩色红外成像根据闪耀光栅的高效分色原理工作.红外焦平面上的热量驱动红外热感应薄膜偏转,红外热感应薄膜有一个金属反射表面和一个吸热表面,具有闪耀光栅结构的红外热感应薄膜的金属反射面将照射到薄膜上的白色照射光分解成彩色光线,在特定衍射角度上放置CCD图像记录单元,即可记录不同转角对应的不同色彩,形成彩色红外图像.依据实验估算的NETD大约为39mK.
2007(10):13-13.
摘要: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的DU700系列紫外/可见光扫描式分光光度计适合作生命科学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由于采用了聚焦光束和窄带宽技术,即便在细胞定位变化较小的情况下,这种仪器也能提供较高的精度和重复率。DU720具有固定波长、波长扫描、时间和动力学测量以及单元素分析等功能。
2007(10):14-17.
摘要:针对CCD分辨率高、灰度位数高会导致测量图像数据量大,严重影响处理速度,而一般降维预处理又容易丢失目标细节的问题,基于LVQ神经网络和模糊C-均值聚类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智能降维方法.首先,对测量图像中的目标和背景分别按不同类数进行聚类;然后,完成神经网络的训练,实现对图像进行均匀降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影响目标信息的基础上,可大大地降低测量图像的数据量.
2007(10):17-17.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探测远红外光学信号的光电探测器及方法。在本发明的一种结构中,光电探测器有许多个N势垒,这里的N是一个大于1的整数。每个势垒是一层材料。该材料由第一、第二种Ⅲ族元素及第一种V族元素制成,它可以用带隙来表征。该光电探测器还有许多个N-1发射极,
2007(10):18-21.
摘要:介绍了Elman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及红外小目标检测的特点.利用Elman神经网络对红外图像进行背景估计,然后通过背景对消原理消去背景噪声,从而检测到潜在的小目标.运用Matlab7.0的神经网络工具箱进行了编程实验,编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红外小目标能取得较好的检测效果.
2007(10):21-21.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作高灵敏度外延锗低温传感器的方法。该方法不仅能以比较低的成本大批量地制作传感器,而且还能根据所需测温范围调整传感器的几何结构和灵敏度。用该方法制作的传感器的应用范围包括实验室和工业设备的低温测温与控制以及红外、X射线、粒子和等离子物理学和光谱学等。
2007(10):22-25.
摘要:本文在分析现有解复用器件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分层阵列透射式体全息光栅的用于2×4信道波分复用系统中的波长解复用器件的设计方法.以LiNbO3晶体作为记录介质,红外宽带光源作为波长待解复用光源,实验实现了基于分层阵列透射式体全息光栅的2×4信道波分解复用.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分层阵列体全息光栅的波长解复用器件,可以在不影响信道强度的情况下使信道数成倍增加.
2007(10):26-29.
摘要:大气湍流是影响大气无线光通信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影响主要表现为光通信系统中接收端接收的光强存在闪烁效应.本文将这种闪烁效应看作是光通信系统传输的乘性噪声,对光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进行了仿真和分析并与采用Turbo码编码的系统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Turbo码是用来抑制大气湍流影响的一种有效的编码方式.
2007(10):29-29.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用来探测光学系统视场中场景的红外辐射并将红外辐射转换成可见光图像的红外成像器。该红外成像器由位于光学系统焦平面中的一个非致冷微测辐射热计列阵和一个发光二极管或液晶显示元件列阵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微测辐射热计收集到的红外辐射使其电输出发生变化,
2007(10):30-34.
摘要:给出了掺钕磷酸盐激光玻璃的光谱特性、能级结构、速率方程和传输方程.研究了掺钕磷酸盐玻璃光波导激光器的输出特性.在忽略放大的自发辐射和激发态吸收的基础上,简化了四能级模型的速率-传输方程.而后利用重叠积分法和龙格-库塔法对掺钕磷酸盐玻璃光波导激光器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激光器的输出功率与掺杂浓度、传输损耗和长度等参量之间的关系曲线.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用重掺杂、损耗系数较小、长度合适的波导并优化激光器的制作,就可以获得较高的输出功率和斜率效率,此时的泵浦阈值也较低.
2007(10):34-34.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供高灵敏度测辐射热计型非致冷红外探测器用的氧化薄膜。该氧化薄膜是一种非晶氧化钒钨(v-w-Ox),即一种掺钨的氧化钒,其电阻较低,为5kΩ至200kΩ,可变电阻温度系数(TCR)在-1.5%/℃与-4.1%/℃之间。它是在300℃左右的温度下通过改变钨的含量和氧化时间使钒-钨金属膜氧化的方法获得的。
2007(10):35.
摘要:本文基于热断层的思想,提出了用于分析人体内热源信息的一种新的热像图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有内热源的热传导微分方程,得出方程的解.再结合实际,应用叠加原理将体表的正常体温和异常热源的温度叠加起来,得出了有内热源的体表温度分布表达式,利用该表达式对红外热像图上可能的病变区域的温度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处理过程中选择了两个参考变量:热源的深度h和热源的发热强度q.深度h对应于肿瘤解剖位置的深度,发热强度q对应于肿瘤的性质:良、恶性的判断.临床病例证明,这两个参数对肿瘤的定性、定位是很有效的.
2007(10):39-45.
摘要:用短波红外至长波红外HgCdTe制作的电子注入雪崩光电二极管所呈现的增益和过量噪声特性表现出一种单个致电离载流子的增益过程.结果形成一种具有"理想"特性的电子雪崩光电二极管,这些理想特性包括几乎无噪声的增益.本文报导在研制长波、中波和短波截止红外Hg1-xCdxTe电子雪崩光电二极管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这些器件采用p围绕n、正面照射和n /n-/p的圆柱形几何结构,这样的几何结构便于电子注入增益区.这些器件具有一种均匀的指数式增益电压特征,这与k=αn/αe为零的空穴与电子电离系数比是一致的.在中波红外电子
2007(10):46-48.
摘要:一、日本的任务I 1.关于日本地球观测计划的综述(H.Shimoda,日本航空与航天开发厅)2.从先进地球观测卫星2号(AOEOS-Ⅱ)任务中获得的科学知识(T.Y.Nakajima,日本东海大学)3.地面定位精度与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计(ASTER)的数字地面模型(H.Watanabe,日本地球遥感数据分析中心)
主编:陈桂林(院士)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8785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304/TN
国内邮发代号:4-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