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杂志简介 | 征稿简则 | 投稿指南 | 常见问题 | 名词解释 | 刊物订阅 | 联系我们 | English

“迷你太空实验室”携重大成果返回 献礼首个中国“航天日”

据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网站报道46年前的424日,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大地轰鸣声中奔向太空,凝聚着上海技物所科研人员心血的红外地平仪探头随星升空。作为最早迈入航天领域的科研院所之一,技物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成为了中科院脚踏实地“航天人”的典型代表,先后为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环境、海洋卫星等多种试验卫星等贡献了多台高水平的红外、光电应用系统有效载荷和航天单机。在我国首个“航天日”来临之际,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顺利返航,并带回重量级科学成果。贡献了近三分之一有效载荷的上海技物所为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再添新功。422日,媒体记者应邀走进研究所,揭开这些“迷你太空实验室”的神秘面纱,向公众解读和传递航天科技惠及普通民众的“红利”。

作为我国空间红外与光电遥感探测技术领域的“王牌军”,上海技物所在近半个世纪航天领域的摸爬滚打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更锤炼出了一支“严慎细实”敢打硬仗的航天队伍。正是看中了技物所人踏实肯干和敢打敢拼的特质,此次“实践十号”搭载的19台有效科学载荷中有三分之一交给了技物所。6台空间科学实验载荷在为期12天的太空旅行中不仅工作稳定、表现出色,更是成功获取并积累了大量科学实验数据和资料。与卫星一同返回地球的5个“迷你太空实验室”--高等植物箱、植物培养箱、干细胞培养箱、胚胎培养箱和家蚕培养箱,分别“孕育”出了重量级科学研究成果。在研究所“实干见物”作风的熏陶下,科研团队只有在载荷上天交出让人惊喜的成绩单后,才真正松下一口气。技物所载荷负责人张涛研究员介绍道,除了按照既定程序完成了所有的科学实验,技物所还临时受命完成了增加的颗粒物质箱空间实验。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和十足的把握,是断然不敢轻易接受这样的临时考验的。“我们的载荷这次表现堪称完美”张涛对此甚是自豪。而卫星科学应用系统副总师段恩奎也对此次科学实验颇为满意,他认为“达到了预期的科学实验要求,一些新实验现象已超越国际上对微重力环境下其结果的预言”。

这些“迷你太空实验室”采用国际首例空间密闭环境中胚胎培养技术、国内首次空间密闭环境干细胞培养技术,首次实现转基因植物基因表达热激诱导和GFP荧光成像技术,以及多光谱成像分析、幼苗化学固定存储和3D打印特殊功能部件等技术和方法也都是空间生命科学实验的首次应用。当团队成员们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们介绍时,他们的自豪和自信之情溢于言表。在发射基地没日没夜地工作,甚至连续36 h不合眼的体验,在成果面前都变得微不足道。

424日,不仅是航天人值得庆祝的日子,更是所有技物所人铭记在心的日子。技物所人历来坚韧和倔强,也总是斗志昂扬。在航天“强国梦”的感召下,上海技物所正砥砺前行,一步一个脚印将科技高峰踩成梦想的阶梯。

 
点击数:3619

版权所有:《红外》编辑部

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